東西湖自來水公司:90后的青春最強音 我們可以挑起重擔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3-27 來源:湖北水協(xié)
3月15日,習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(yī)療隊“90后”黨員回信,向他們和奮斗在疫情防控各條戰(zhàn)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,勉勵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,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。
曾經,大家認為90后是父母放心不下的孩子。如今,一場戰(zhàn)“疫”,卻讓我們重新認識90后。他們青春無敵,活力無限。
在武漢市東西湖自來水公司執(zhí)行各類防疫抗疫任務的隊伍中有20多名90后,助力各項疫情防控任務,用行動展現他們的責任和擔當。
下沉社區(qū)讓我青春無悔
3月23日,是嚴堃下沉到張家墩社區(qū)當志愿者的第40天。疫情期間,所有下沉人員志愿者、社區(qū)工作人員都要戴上口罩和紅袖章,起初有些分不清誰是誰,只有他,即便于人群中,你也能一眼認出。日均步數近2萬,采買收發(fā)各類物資5000余次,協(xié)助社區(qū)完成蔬菜配送6000余斤,是他下沉社區(qū)的見證。
“那個長得最高的、塊頭最大的、拿的東西最多的便是他!”與他一起下沉社區(qū)的李翔說道,“同樣是搬運物資、搬運愛心菜,我們搬運一趟,拿兩份,而他一趟可以拿四份甚至是六份?!崩钕杩谥械摹八?,便是嚴堃。他身高188cm,是下沉人員中最高的,而作為下沉人員中唯一的一個90后,他同時也是最年輕的。97年出生的他,今年才23歲;別看他年齡小,出的力可不少。
2月16日,嚴堃在回家時,不慎將腳踝扭傷,踝關節(jié)發(fā)紅二度腫脹,軟組織損傷,不得不暫時在家休息。在家里冰敷、熱敷、上藥休息了幾天后,在未完全消腫但不影響正常行走的情況下,他一再主動要求返崗。他說“輕傷不下火線,我目前雖未完全恢復,但已能正常行走,我要返回抗疫一線,與我的組員們一起并肩作戰(zhàn)?!被氐缴鐓^(qū)后,他選擇到居民需求量最大的海昌二期卡點。3月初,社區(qū)到了一大批物資,嚴堃將二期的所有物資搬運完畢后,得知其他卡點還在卸貨,便主動前去幫忙,加快了搬運效率,為登記、配送節(jié)省了時間。他說:“我們速度快一點,居民們拿到物資的時間就會早一點,我們吃飯晚點沒關系,別耽誤了他們的吃飯時間”。
小組成員常說,“哪里有物資需要搬運,哪里就有他”,而嚴堃自己也半開玩笑半驕傲地說道“我不生產物資,我只是居民需求的搬運工!”。有時為了幫助居民采買藥物或生活必需品,一天下來,來往返跑十多趟是常有的事情。他帶著腳傷日均步數近2萬。
嚴堃在下沉社區(qū)期間,特別注重老年人的需求。2月29日,一位頭花發(fā)白的老奶奶走到門崗說要買藥,嚴堃了解了老人所需藥品名稱后,便去幫老人購買;剛一回來,老人說又想起還有另一種藥,剛才忘了說。他笑著對老人說:“沒事兒,我再跑一趟。”可到了藥店,老板說現在沒有,下午會到。他詢問老人樓棟號及房號后,讓老人先回家等待。“您行動不便,避免您來回跑,下午我買了藥,送您家門口”。老人感激不己。“有些老人,子女都不在身邊,送菜給他們,滿足他們物資上的需求;陪老人說幾句話,安撫安撫他們寂寞的心理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是我們年輕一輩應傳承和發(fā)揚的傳統(tǒng)美德”。
在工作時間,為社區(qū)居民服務,而在休息時間,畢業(yè)于傳媒院校的他,為小組成員撰寫宣傳報道,為下沉社區(qū)的公司黨員干部人員制作視頻,找素材、寫文案、配音、剪輯制作都由他一人完成,大家開玩笑地稱呼他為 “嚴導”。
居民的信任給我力量
1月27日至今,潘克勇下沉到文家灣社區(qū)已經57天。他接到任務通知的時候,第一時間將老婆和3個月大的女兒送回辛安渡父母家,開始了下沉社區(qū)的生活?!敖鼉蓚€月了,我只回去送過兩次菜。好久沒有抱抱我女兒了”。說這話的時候,潘克勇眼里有些泛光,但又不好意思地眨了回去。
一次,潘克勇在嘉禾園門口值守。一位女士要給她50多歲的小姨送生活用品。他檢查后發(fā)現出入證不是嘉禾園的,就和那位女士商量幫忙將生活用品送給居民,這位女士打電話問了小姨具體樓棟,將地址、電話寫在了紙條上。他拿著紙條,提著四大袋生活物品找到紙條上**13棟13樓??蛇M入電梯間,他發(fā)現那一棟只有12層。他以為很快可以送好,手機也沒有帶。還好走出樓棟后遇到一位好心的居民,借了電話問清楚地址后就把生活物品送到了居民門口。潘克勇說:“那位居民一定是看戴著黨徽,所以相信我。每次想到那位居民對我的信任,我就充滿力量?!?br />
單位他是一名收費員,也是面對千家萬戶,但工作性質相對單一。而在下沉社區(qū)的這段間,守門員、服務員、快遞員、民意調查員、網格員……只要工作需要,他的身份在不斷轉變。
他負責文家灣社區(qū)11網格原網格員因病隔離,一直未回崗,496戶的責任區(qū),網格情況不熟,難度最大的是如何精準保供。責任區(qū)內的包保的醫(yī)護人員家屬、特困戶、滯留戶、孤寡老人、返漢人員都要建立“一戶一檔”;哪些居民需要買菜,買什么品種,預訂多少份……事無巨細。排查、建網格群、開團、宣傳返漢、復工政策,為居民跑腿,不分上下班時間?,F在他已經從一個新手成為一名游刃有余的“老師傅”。
用我的微光溫暖家鄉(xiāng)人民
2月11日,孫銳投身到應急管理局轉運專班。高峰期一天要搬運近百噸防疫物資。他說,這一份份物資不是一個個簡單的包裹,而是承載著全國人民對武漢的一份份支持,是保障武漢打贏抗疫阻擊戰(zhàn)的基本保障?!懊恳粋€轉身,每一次卸貨,每一滴汗水都是為推動家鄉(xiāng)人民早一點度過這段艱難時刻而流,我很慶幸我能為武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?!?br />
2月21日,新城十三路方艙醫(yī)院籌建,輪休中的孫銳得到消息后,早上7時趕到了吳家山第二中學,將1000多張課桌緊急轉運至新城十三路方艙醫(yī)院。由于時間緊,現場來不及調運搬運工具,他和同事們將課桌一趟一趟的從三樓搬下來,大家都爬樓爬得腿肚子發(fā)抖。孫銳風趣地說:“之前把上半身鍛煉到位了,今天來練練下盤,蠻好!”大伙兒都笑了,卯足勁,接著干。只有孫銳自己心里清楚,左膝半月板被切除70%,這么大的爬樓量對膝蓋是很大的傷害??伤睦锔鼒远ǖ氖?,危難當頭,青年人必須扛起責任。
輕傷不下火線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
“雖然沒有下沉社區(qū)去幫助居民,但當好防疫物資的“管家”,也算是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了。”作為一名有著9年黨齡的90后黨員,少說多做,吃苦耐勞,沖鋒在前一直是胡藝給大家留下的印象。3月24日,是胡藝在區(qū)應急管理局搬運防疫物資的第45天,成千上萬件物資的卸貨整理,24小時的高強度作業(yè),沒有壓垮他,他說,我作為一組組長,要帶領大家執(zhí)行好每一次任務,站好每一班崗。
3月16日清晨,胡藝和往常一樣投入每日的搬運工作,剛打開貨車的后車廂,一股刺鼻的氣味就散發(fā)出來,原來是車廂內的40桶高濃度過氧乙酸消毒液,部分密封不嚴,出現了滲漏,冒著灼傷呼吸道的風險,他帶頭沖進車廂。由于氣味過于濃烈,熏得大家睜不開眼睛?!鞍徇\幾桶后就到車廂外換個氣?!彼舐曋笓]大家,他帶著組員輪換搬運,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。此時,一陣陣刀割般的刺痛從他的手上傳來,他才意識到消毒液浸入棉手套,灼傷了皮膚。經過簡單沖洗后,他咬咬牙繼續(xù)一天的工作。所幸灼傷面積不大,手上脫了一層皮。他說“輕傷不下火線,是我作為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。”
在物資搬運期間,胡藝和隊員們先后轉運過山東的大米、甘肅的蘋果、西藏的礦泉水,……“五湖四海的援助物資,讓我感受到了人民的團結、祖國的強大,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支持武漢,我們一定會迎來勝利?!?br />
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,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,熱愛生活的城市。
潘克勇是一名預備黨員,他說下沉社區(qū)就是黨對自己的考驗;嚴堃、孫銳已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他們說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一心向黨的決心。胡藝年齡不大,卻已是一名老黨員;在之前的宣傳報道中出現過的彭意、錢柏延、鄧凡丁,還有3月21日緊急抽調到網安基地隔離點的李冀、王愈博……他們都是90后。
“為了讓我們的青春更積極、更充實、更有意義,參與防控疫情工作,是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。”他們正在用行動發(fā)出青春最強音。